先来一波喜闻乐见的打脸:

爆料文章的一些精彩评论

打手当然不是为了秋后算账, 主要是说两个事情:

  • 理性一点看问题,山外有山,不要局限自己的认知。物理极限并不违背物理定律,甚至在别人的思维空间里, 可能连极限都没有。
  • 几个月前的小甜甜就要变牛夫人了。当初大部人认为只要能上43底, 就可封神, 现今大家有觉得谁都可以搞个4/3航拍机。而事实上,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要搞出御3一样体积和性能的航拍机, 可能还是只有大疆一家。

复盘:御3泄漏/爆料过程

我们来回顾一下爆料的事, 打手按时间顺序做了一个爆料的时间轴。

现在看来, 一年多前2020年5月份就爆料了御3的核心参数, 这应该是核心参数是爆料最早的一个产品了。

从2020年航拍世家爆料御3 立项和参数目标后, 一直没有御3的消息。直到2021年3月份, 御3 才出现了实际性的进展爆料, 由此推断,从立项到验证机完成, 需要大概一年时间。而验证机到量产, 要大概半年的时间。

在所有泄漏中, 9月23的用户手册泄漏是最严重的, 不但实锤了御3的外观, 还实锤了所有的参数。而此时离发布时间还长达一个多月。

信息是怎么泄漏的?

通过分析和跟踪御3的爆料, 我们大概了解了御3的泄漏是如何进行的。

泄漏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无载体的信息,如文字,语音等, 通过网络交流和交谈传播。这类消息比较抽象, 也比较难以追踪, 传播效率也不高,但对于消息源来说比较安全。

另一类是可视化的媒介信息, 比如照片, 视频等, 主要通过微信等工具传播。媒介信息是具象消息, 因为具备更强的说服力所以传播效率也更高。同时图片和视频,因为带了拍摄背景,时间等附加信息, 相对更容易溯源和推断, 对于消息源来说是比较冒险的。

我们对信息源进行了概括分类, 1 是刘工, 2 合作机构, 3路人

刘工是航拍世家的老朋友了, 但其实懂的都知道, 这不是一个固定的人, 打手也不知道谁是刘工。刘工最牛逼的爆料是御3的立项目标, 当时看的大家目瞪口呆, 谁也不相信。

合作机构我们这里指的是所有跟御3相关的非大疆机构, 这其实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 囊括了无人机产业链, 还有一些相关的商业机构和个人。 第三方泄漏最严重应该是用户手册泄漏了, 把御3所有的信息彻底泄漏。

路人泄漏其实跟刘工泄漏有关系,只不过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区别。比如测试现场被拍照, 样片流出都是无意识的泄漏被路人传播。

在三个泄漏信息源中, 理论上都是厂商可控, 能接触新品的刘工和第三方机构通常都和厂商签有NDA协议, 要对泄密负责, 如果管理好员工和第三方合作机构就有可能做到保密。

而实际上, 无论是员工和第三方都是难以管理的。对于员工而言, 可以直接管理, 设置保密关联的利害条件, 但问题是对于泄密的溯源和举证都非常困难, 因为在社会学范畴内消息可以不留痕迹的传播, 所以有时候保密措施形同虚设。不过由于直接管理的优势, 员工直接泄漏资料介质(照片、文档等)的可能性很低, 因为媒体介质和实物都可以做身份标识。

而对于第三方机构, 由于缺乏直接管理的手段和权力, 厂商是很难控制泄露的。厂商可以通过利害管理合作关系第三方责任人, 第三方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传递这种利害关系进行管理下属员工。但由于链条过长, 责任传递会逐渐分散和断层。而且,第三方更容易出现保密等级与权限不一致的情况, 实际一线工作的员工可能是获得保密信息量最多的员工, 与他的保密意识和责任完全不对等。而不纯净的工作环境,由于人际感情因素的渗入会模糊安全意识的严肃性, 让泄漏变得毫无知觉。

而一些特殊第三方机构,有机会接触新品但与厂商非合作关系,比如国外的某些行政机构, 那厂商就更加鞭长莫及了, 只能在未来进行规避。 

总结

为什么御3 会泄漏?

首先, 御3之所以被“泄漏”, 是因为它“保密”了, 如果没有将御3设置为机密, 就不会存在泄漏的说法。

理论上来说, 御3 应该是保密措施最严格的产品了,但似乎泄漏的最严重。根源在于保密措施其实是信息传播的逆过程,刻意改变信息熵值, 但又不能完全控制, 按住葫芦起了瓢。通俗的说法就是, 越是引人关注的东西, 越难以藏身。越是难以获得的信息就越有价值, 也就越有传播的冲动。

所谓“官泄”是真的吗?

对于新品泄漏, 有些网友认为只不过是官方的曝光手段, 流量套路而已。事实上, 可能存在一些厂商有意泄漏, 但大部分厂商都不愿意提前公开自己的新品。尤其是旗舰产品。这么说吧, 一个不值得关注的产品, 即使泄漏了也不会增加关注, 而一个值得关注的产品, 是否有泄漏都会有那么多人盯着。所谓“官泄”, 的确存在, 但这种情况很少。

新品泄漏可以防止么?

我认为只要是足够关注度的产品, 都是难以做到完全保密的。其实任何一件新品的研发制造都是在群众的汪洋大海中进行的,是否被曝光, 取决于多少人认识它,想知道它。

当然站在厂商的角度考虑来说, 如果认为降低曝光更有利并付诸实施的话, 那也不是毫无办法。

对于员工, 厂商可以增强保密意识, 增加物料身份识别标识。(峨眉峰,我只能说这样的废话了。)

对于第三方, 按照不同的合作和从属关系有不同的措施, 笼统而言:

  • 厂商可以筛选更成熟的机构或者市场, 产品首发绕开一些靠谱的市场。
  • 也可以加深与第三方的合作, 介入到第三方的管理, 将第三方员工的保密责任与绩效挂钩。比如与第三方签协议的时候, 要求第三方在项目的流程中遵循厂商制定的信息安全规范/指南。
  • 总结出一个符合信息安全的检查清单, 对合作方的保密能力进行评估,并定期对合作方进行检查。

最后, 对于已被爆料的信息, 也不是不可作为, 毕竟这属于自己的主场。事后的挽救或者说利用也是一门学问, 比如放出一些看起来更加真实靠谱的消息去对冲泄漏带来的影响, 把泄漏消息的受众往厂商所希望的观念去引导。

以上文章分析和总结是以御3泄漏为中心进行的, 其实对于任何妄图保密新品的企业来说都是有参考意义的。

航拍世家消息来源清单(看看有你名吗?)

5.00 平均分 (81%) - 1